文章以传播学为切入点,结合网络环境下科学文献传播模式,构建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科学文献传播网络。在此基础上,以知识进化理论为视角,探讨科学文献传播网络演变分析,最终提出基于知识进化视角的科学文献传播网络演变机制,从而为揭示科学文献传播过程的内在实质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文章基于用户研究的认知范式和认知需求,将信息行为纳入一个基于情境的系统框架中进行考察,应用跨理论模型的阶段划分理论,结合信息行为相关理论及实际,分析相关研究变量袁提出跨理论模型下的信息行为研究视域及理论模型,为深入探讨信息行为对行为改变的影响机理奠定基础,并为设计情境性信息服务环境提供参考。
文章以情报学和计算机跨学科应用为例,从学科交叉领域基础以及学科交叉关联基础两个方面,对各自领域的主题热点以及存在知识交叉关联关系的学科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二者的交叉主题进行识别剖析,明晰其学科交叉模式与机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内容,对情报学未来的交叉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文章提出了多维信息计量分析基础上的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框架,主要涉及信息计量学各分支理论方法的梳理整合及其基础上的各计量评价指标的比较融合、学术生产利用过程与学术演化持续发展双重视角下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形成与优化、评价进程与评价结果两个维度交互层面的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实施与管理三个方面,以期实现对“唯高水平期刊论文与基金项目至上”的传统科研评价体制的有效应对,进而推进信息计量学与评价学的协同发展。
文章对Altmetrics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与分析,发现Altmetrics的核心内容是补充计量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征及应用领域;目前国际上相对成熟的Altmetrics工具有4 种,各具特色和比较优势,但各大工具之间尚未形成统一认可的或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Altmetrics在科学评价应用中的有效性、可信度以及Altmetrics与传统计量指标的相关性需要在大样本环境中进行验证。
文章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图书馆学报》、《物理学报》、以及《中华医学杂志》为数据源,运用引文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内图书情报学、物理学及医学三大学科领域“睡美人”论文在沉睡期和唤醒期的特征。研究发现,“睡美人”在科学文献中是独特和相对稀少的现象,不同学科领域的睡美人论文有着共同的沉睡和唤醒机制,论文的迟滞承认现象在图书情报学领域表现得最为显著。
文章基于情景分析视角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感知的资源基础、实现路径及服务方案等重要问题,积极尝试“历史与现场”双重演奏的情报工作范式,努力探究应急管理情报联动要求下的“被动感知与主动感知”协调规划方案。
为了提高政务新媒体的粘性,通过探究和辨析感知信息发布时效性与政务新媒体粘性之间的关系及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文章构建了感知信息发布时效性与政务新媒体粘性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了组织承诺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公式。最后运用层次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感知信息发布时效性与政务新媒体粘性之间呈倒U 型关系,组织承诺可以正向调节这种非线性关系,其中情感性承诺是主要因素。
文章首先针对动态环境下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开展滞后、信息资源整合不深入以及内容无法有效关联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然后,将实体信息资源划分为核心信息、长期信息和短期信息三类,应用大数据、元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采集、识别、匹配、关联四个环节,构建以实体为中心的信息网络,进一步识别信息资源跨系统流转的不同形式。最后,应用所提出的模式对企业信用信息管理这一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信用信息构成、管理和提供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文章在对学术期刊产业链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文学术期刊市场走向无序的原因和具体表现,通过研判其未来发展演化趋势,提出应加快独家授权、建立期刊品牌与独立发行平台、创建独立品牌的文摘索引数据库等具体对策。
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为例,通过分析微服务的特性和实践,阐述微服务的核心价值和对未来多媒体空间服务发展的思考。
文章紧扣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追溯国外研究脉络,回顾国内研究现状,梳理其概念所含的知识单元,探究各个知识单元的组合关系,厘清其内涵外延的内容,为研究其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文章简要阐述了最新版本的具有代表性的三所美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从战略规划的宏观视角深度解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新时期在信息服务定位与拓展上的前瞻性、现实性、连续性、高效率、软实力、重营销等特点,进而得到的启示与思考对我国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从阅读的视角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服务文本,普遍缺乏可读性,导致用户关注度、阅读率低,使服务意义难以有效实现。建立在学科用户阅读需要基础上的资讯式学科信息服务,强调文本的参考性、消息性和可读性,因而有利于用户关注、阅读和接受。文章以北师大珠海分校图书馆的《教育信息参考》为例,并与北师大图书馆的《教育信息摘编》相比较,总结了资讯式学科信息服务的策略。
文章基于全国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及全国社科院大数据智库联盟的创新实践,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理念,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智库创新平台”的建构及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社科研究的情报采集分析能力、社会监测能力、科学分析能力以及趋势预测能力,实现信息情报大数据的共享与连接,为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提供可选择的实践路径。
文章的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Web of Science系统中262 篇SSCI 外国文献,另一部分为中国知网(CNKI)系统中451篇中国核心期刊、CSSCI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袁对国外与国内智库研究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整理、总结和分析,进而深入比较了国内外智库研究在多方面的异同,相应提出了完善我国智库研究的一些政策建议。
文章概述美国学术图书馆标准现状,详细说明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审查、废除标准的程序,并从馆藏资源获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与教学等七个方面介绍了ACRL制定的标准情况,最后从标准中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学术图书馆标准的统一性、标准的不断修订完善和标准制定的公开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图书馆标准制定的启示。
文章以江阴市图书馆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读者在该馆的阅读体验的异同之处,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学习风格会使得读者阅读体验产生一定差异,但差异基本不大。文章希望通过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来剖析不同类型读者的体验特征,以期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首先探讨了CIPP评价模式应用于信息素养协作教育的可行性;其次依据CIPP理论建立了协作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协作教育CIPP评价模型;然后将模型应用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课程协作教育实践的满意度测评,最后给出模型的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