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3-18
  

  • 全选
    |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 闫 慧, 吴兆桐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5-1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引入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理论剖析2019年至2023年信息资源管理 十大学术热点。[方法/过程]文章选取STS子系统分析模式描述十大学术热点在不同关系维度的分布,结合学科 发展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轨迹,判断学术热点的分布规律和未来走向。[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发展历史与近五年的十大学术热点均揭示了本学科被社会驱动的本质特征,本领域科学研究更倾向于回应和解 决社会问题,比较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科学对技术的形塑两个路径。
  • 周文杰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14-2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结合五年来图情档领域的学术热点,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方法/过程]回顾 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传统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IKW)经典模型,并从职业实践角度发展了相应的技术/运 营-分析-战略-文化(TASC)模型,进而在匹配上述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梳理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结果/ 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以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关于信息的量化、度量、编码、传输和处理 等为起点,以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世界3”理论、贝特拉姆·克劳德·布鲁克斯(Bertram Claude Brookes)的 “知识地图”、杰西·谢拉(Jesse Shera)的“社会认识论”为“中介”,以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的“意义建构” (Sense-making)学说为承继,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理论脉络主线。
  • 理论探讨
  • 徐 芳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24-29.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服务中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能促进智慧图书馆提供 更高效智能的服务。但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法律地位和责任归属的不明确等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方法/过程]文章回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AIGC的概念;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的虚拟咨询、学 科知识服务、中小微企业专题推送、阅读推广以及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等主要应用场景;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智慧图书馆主要服务场景中AIGC的准确性引发的责任、用户隐私权、著作权归属与相关规则失效以及算法歧 视等法律问题及应对之策。[结果/结论]深入剖析这些法律问题背后的内在逻辑,从法学理论层面寻求系统的解 决方案,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 赵梓羽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30-3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多重数据安全风险,传统的回应型治理和集中式治理模 式显然难以应对新挑战,而敏捷治理则以其灵活的姿态彰显了独特的优越性。[方法/过程]首先,梳理生成式人工 智能在数据安全领域引发的多重风险,进而对三类治理模式在风险管理上的成效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 我国应当尽快实现治理模式转变。然后以此为指导,构建具体的治理制度。[结果/结论]敏捷治理模式凭借其适 应性、柔韧性和包容性特质,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数据安全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方案,能够在实践 中不断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在敏捷治理模式下,应当树立“预防与应对并重”的适应性治理 理念,构建“多元参与,合作互动”的韧性治理机制,运用“技术叠加法律”的包容性治理工具,从而形成综合的生成 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 霍朝光, 韩粤吉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38-4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学者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学者跨学科交叉测度是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 鉴于现有研究从学者发文和引文跨学科性等方面进行学者学科交叉测度的 不足,提出从学者跨学科合作关系这一新视角对学者进行学科交叉测度。 [方法/过程]在将作者进行跨语言对齐 和中英文研究整合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学科目录和院系设置体系,对学者所在学科进行标识,并构建学者跨学科 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学科合作丰富度、均衡度、差异度三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多样性测度指标,提出跨学 科合作强度和密度两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凝聚性测度指标。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关联作者的中英文数据,构建中 国人民大学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利用上述指标对学者跨学科合作交叉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指标体系能 够有效测度学者跨学科合作情况,提出的跨学科合作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是对跨学科测度研究的有效补充,对于了 解学者跨学科合作的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信息服务
  • 张艳丰, 刘 敏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48-56.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 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I-PACE理论模 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 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 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 张 妍, 吴大伟, 赵宇翔, 朱庆华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57-65.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融入度的提高,部分老年人出现了智能手机依赖行为。文章探究了老年群体存在 性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后果,进而为促进其更加健康地使用智能手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对27位老年 人及8位老年人亲属开展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构建了老年 人智能手机存在性依赖的促进和掣肘机制,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存在性依赖行为是促进因子与保护因子角力的结 果。促进因子包括技术压力、社会文化压力、易感性弱点、情感焦虑;保护因子包括自我控制、数字反哺。此外,老 年人智能手机存在性依赖会引发社会联系减弱、代际关系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对智 能手机的依赖。
  • 张卫东, 陈希鹏, 李松涛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66-74.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流行度偏见表现为向用户推荐最热门而非最相关的物品,是影响公平性 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推荐系统中的多个利益相关者产生严重影响。通过科学的定量方法准确识别流行度偏见,有 助于评估现有推荐算法中存在的偏见问题,有助于优化系统,实现可信的人工智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 值。[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对当前推荐系统领域内主流的流行度偏见测度指标进行对比,以此为基础构 建一个推荐系统流行度偏见发现的多维指标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从多样性、个性化、用户满意度、 公平性、长期效益、整体表现六个维度阐明了个性化推荐系统中流行度偏见的测量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该测度方 法指标覆盖面广、测量准确性高、科学实践性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 张 玥 , 赵 恬 , 黄冰冰 , 朱庆华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75-85.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基于媒介依赖理论,分析不同社交媒体依赖程度的用户所采取的社交回避策略对移动 阅读效果的影响,将社交信息回避作为一种积极主动性策略进行研究,对提升用户阅读体验、助力深度阅读、破解 移动阅读茧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媒介依赖理论,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使用实证分析研究社交媒 体依赖程度和社交信息回避策略对移动阅读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社交信息回避策略对移动阅读效果有 正向影响,但是对于不同社交媒介依赖程度的用户,各社交信息回避策略的效果不同。在同样的回避策略下,社 交媒体低依赖人群阅读效果优于社交媒体高依赖人群。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高依赖的人群在选择性社交信 息回避情境中的阅读沉浸体验优于完全性信息回避情境,这对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信息产品的研发具有一定参 考价值。
  • 信息资源
  • 郑 荣, 高志豪, 王晓宇, 王胜文, 魏明珠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86-96.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安全治理变得极为重要,因 此,聚焦复杂信息环境下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问题,探索并提出完整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框架,有助于降低 产业数据在供给、流通和使用全过程中的风险,推动产业数据价值有效释放和产业数字化实施进程。[方法/过程] 文章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复杂信息环境下产业数据安全治理的内涵,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 和数据湖技术搭建底层技术架构,提出产业数据供给端、流通端和使用端安全治理的行政手段,并构建以“核心要 素-技术架构-行政手段”为核心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文章系统性地提出了复杂信息环境 下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问题、治理方法以及体系架构,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在验证该治理体系框架可行性的同 时,具体阐释了该产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运行流程及保障策略,为有效解决复杂信息环境下产业数据要素全过程 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提供指导。
  • 信息技术
  • 吴梦成, 林立涛, 吴 娜, 许乾坤, 王东波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97-104.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将不同语义知识融入机器翻译模型能否增强机器翻译的效果以及何种语义知 识的作用更为显著,以助力机器翻译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法/过程]研究选取了30万对精 加工的《二十四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平行语料作为实验数据,基于神经机器翻译OpenNMT模型,通过三种不 同的特征融合方法,将词边界知识、词性知识、实体知识和依存句法知识分别融入机器翻译模型的训练过程中。 [结果/结论]不同语义知识与模型的融合对典籍翻译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词边界知识、词性知识、实体知识对机器 翻译任务有一定的贡献且实体知识的贡献最大,依存句法知识无明显作用。
  • 实践研究
  • 戴艳清, 刘振宇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105-11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的关系,为优化供给主体间关系提供一 个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出发,厘清了共生理论对于新型公 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关系研究的适用性,然后运用实地考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了湖南省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供给主体间关系的现状。[结果/结论]目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供给主体间存在供给主体利益诉求不同、供给主体 间协作和互动不足以及政策和文化环境支持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改善共生模式和 培育共生环境等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