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研究
    赵 浜, 曹树金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6-1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1
    [目的/意义]面对AI进步与ChatGPT类大模型发展为情报领域带来的前所未有之变革,文章多方面分析 国内外生成式AI大模型执行情报领域典型任务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高效利用其能力助力情报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文章结合情报领域多方面工作内容设计问题,分别在Gpt-3.5-Turbo与ChatGLM-6B大语言模型上进 行测试、对照与提示工程探索,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测评,详细分析评价大语言模型的9项能力水平。[结果/结论] 大语言模型在执行多数典型情报任务上都展现出了较强能力,运用好提示工程能大幅提升大语言模型的优势能 力,结合外部工具可以有效弥补大语言模型自身的短板,充分挖掘大语言模型潜力将带来情报工作效率的巨大 提升。
  • 专题研究
    王雅琪, 曹树金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28-38.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3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讨ChatGPT用于论文创新性评价的效果与可行性,如果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 式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论文创新性评价,将能够有效提高创新评价效率。[方法/过程]通过模拟真实的论文创新性 评价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生命科学、细胞免疫、市场营销、经济学、人工智能、信息资源管理6个研究领域完成超 24轮论文创新性评价实验。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ChatGPT在论文创新性评价过程中生成的文中本材料,对 其创新评价过程、标准与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ChatGPT在论文创新性评价任务展现出良好性 能,评价方法与标准均表现出较高的综合性与科学性,能够较好地完成多学科领域的论文创新性评价。现阶段, ChatGPT用于论文创新性评价的稳定性、准确性与真实性稍显不足,可在相关任务中将其视为高效的论文创新性 评价辅助工具。随着提示工程的发展、互联网访问权限的开启、学术数据库的开放获取,ChatGPT用于论文创新 性评价的不足预计会被逐渐弥补。
  • 专题研究
    曹茹烨, 曹树金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18-2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2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更迭,ChatGPT正在驱动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发展,知识组织环境发生了巨 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ChatGPT用于知识组织任务的效能,探索知识组织与新一代AI融合的方式方法, 对于促进知识组织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知识组织体系和实际业务为参考框架,设 计了文献著录、标引、本体构建等8类实验任务,由ChatGPT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并对其完成效果进行评估,进而思 考ChatGPT在知识组织领域发挥的作用以及知识组织未来发展的趋向问题。[结果/结论]ChatGPT具有较强的自 适应性,但创造力有限,面对复杂的知识组织任务尚不能直接生成可用的产品。未来知识组织领域的发展需要充 分发挥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不断探索知识组织与ChatGPT等生成式AI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和规则方法。
  • 理论探讨
    赵梓羽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30-3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4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多重数据安全风险,传统的回应型治理和集中式治理模 式显然难以应对新挑战,而敏捷治理则以其灵活的姿态彰显了独特的优越性。[方法/过程]首先,梳理生成式人工 智能在数据安全领域引发的多重风险,进而对三类治理模式在风险管理上的成效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 我国应当尽快实现治理模式转变。然后以此为指导,构建具体的治理制度。[结果/结论]敏捷治理模式凭借其适 应性、柔韧性和包容性特质,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数据安全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方案,能够在实践 中不断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在敏捷治理模式下,应当树立“预防与应对并重”的适应性治理 理念,构建“多元参与,合作互动”的韧性治理机制,运用“技术叠加法律”的包容性治理工具,从而形成综合的生成 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 专题研究
    曹树金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5-5.
  • 信息资源
    高劲松, 周树斌, 高 颖, 吴艳飞, 张 强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82-9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8
    [目的/意义]山水志作为地方志的重要分支,蕴含丰富的山水文化史料,对山水志史料资源进行语义知识 关联研究有助于推动其在数智时代的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文章在对山水志史料资源语义化知识关联框架构建 的基础上,以《沙湖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本体模型框架实现山水志史料资源 领域内知识概念的规范化重塑,基于Drupal内容管理平台构建关联数据应用实现山水志史料资源概念间关系的 关联发布,同时结合图数据库Neo4j构建知识图谱实现多维知识发现。[结果/结论]以《沙湖志》为对象进行实证研 究验证了山水志史料资源语义化知识关联框架的合理性,为山水志史料资源从采集描述到组织发布乃至知识发 现提供可行的实现方案。本研究为方志领域内史料语义化的组织服务提供了借鉴价值,也为地方山水文化的开 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闫 慧, 吴兆桐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5-1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1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引入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理论剖析2019年至2023年信息资源管理 十大学术热点。[方法/过程]文章选取STS子系统分析模式描述十大学术热点在不同关系维度的分布,结合学科 发展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轨迹,判断学术热点的分布规律和未来走向。[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发展历史与近五年的十大学术热点均揭示了本学科被社会驱动的本质特征,本领域科学研究更倾向于回应和解 决社会问题,比较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科学对技术的形塑两个路径。
  • 理论探讨
    安小米, 韩新伊, 陈桂红, 王丽丽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50-60.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5
    [目的/意义]目前我国政府数据利用实践中存在数据共享难、数据质量差、数据滥用、数据利用低效等痛 点问题,亟需提升政府数据利用能力。[方法/过程]在对现有国内外文献批判分析,发现理论和实践研究缺口的基 础上,提出由数据可用能力、数据有用能力、数据易用能力、数据善用能力、数据赋能能力五个维度构成的政府数 据利用能力框架及其保障要素。基于此,开展了北京市大数据中心的案例研究,得出北京市政府数据利用能力的 关键保障要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制度、主体、技术类保障要素是地方政府数据利用能力提升的关键保障要 素,基于政府数据利用能力框架的五维度保障要素,对地方政府如何提升数据利用能力提出建议。
  • 理论探讨
    徐 芳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24-29.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3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服务中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能促进智慧图书馆提供 更高效智能的服务。但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法律地位和责任归属的不明确等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方法/过程]文章回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AIGC的概念;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的虚拟咨询、学 科知识服务、中小微企业专题推送、阅读推广以及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等主要应用场景;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智慧图书馆主要服务场景中AIGC的准确性引发的责任、用户隐私权、著作权归属与相关规则失效以及算法歧 视等法律问题及应对之策。[结果/结论]深入剖析这些法律问题背后的内在逻辑,从法学理论层面寻求系统的解 决方案,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 信息服务
    张艳丰, 刘 敏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48-56.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6
    [目的/意义]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 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I-PACE理论模 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 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 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 建构自主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
    张宇涵, 陈刚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4): 5-1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4.001
    [目的/意义]在厘清我国情报学理论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探寻新时代我国情报学理论现代化发展的两大维度。[方法/过程]以文献内容分析与自主理论构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我国公开出版的部分优质情报学文献、治理理论文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新时代党政决策部署文件等综合文献为支撑,分析情报学理论当前发展亟待补强的方面,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结果/结论]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但在本土适配性、思维模式构建、话语体系衔接、理论时代性与务实性方面亟需补强。可尝试以自主构建的治理概念体系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下的塑造安全理念作为指引情报学理论现代化发展的两大维度,为其提供综合的理论科学性、时代性与权威性支撑,并进一步拓展情报学理论再生产视野,深化对情报实践的认知与研究。同时,还应推动情报学以独立专业建制为基础充分开展跨学科研究。
  •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1): 5-11.
  • 特稿
    林尚立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3): 5-7.
  • 理论探讨
    佟泽华, 冯 晓, 石江瀚, 韩春花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71-8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7
    [目的/意义]探究科研大数据生态治理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科研大数据的良性发展和数据资源的优 化再生。[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领域人员对于科研大数据的使用需求,构建了原 生、伴生、次生影响因素框架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提出了 数据治理的优化建议。[结果/结论]科研大数据生态治理受原生数据、伴生环境、次生资源等因素影响,具体来说, 数据初始质量和传播过程影响着原生数据质量,同时受数据治理架构规范性、治理技术适配度、人才积聚量等伴 生因素的影响,最后输出的数据资源则作为次生因素对治理过程进行着反馈与更新,总体上形成了“输入+输出” “内调节+外循环”“治理+反馈”的生态化治理框架。
  • 信息服务
    王晓宇, 郑 荣, 魏明珠, 高志豪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102-11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10
    [目的/意义]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既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危机情境中迅速 并有效应对事件管控、舆情疏导、稳定民心的必然要求。揭示危机情境下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可及的形成机理,探 究提升服务可及的路径,将有助于提升政府危机应对与处置效率。[方法/过程]文章聚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现实困境,基于“问题导向-机理分析-实现路径”的研究范式,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 危机期间有效发挥服务效能的“微嘉园”“i深圳”“随申办”三个信息服务平台为例,从供给侧、需求侧双重视角分 析公共信息服务可及的关键要素和形成过程,在构建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阐述服务提升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 现,(1)危机情境下,需求倒逼、危机压力是促进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可及的重要驱动力。(2)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可及 整体经历了“危机前预警学习-危机间应对学习-危机后迭代学习”的过程。供给端的有效供给和需求端的精准识 别与反馈共同促成供求耦合的实现。服务组织的韧性重塑是服务系统破解压迫干扰、应对动态形势的关键要素, 同时需借力数字信息平台的有效嵌入。(3)文章提出的“数智驱动-组织协同-理念跃升”的服务可及提升路径,有 利于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在“融慧治理”新阶段提质增效,实现供需适配,增强政府在危机情境下的职能作用。
  • 理论探讨
    陈登建, 夏 换, 赵浩宇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39-49.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4
    [目的/意义]公众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威胁时,极易催生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危机,加剧舆情风险。情感 是推动舆情发展的潜在动因,但目前对公众的情感风险预警却尚未有深入的研究,且未有详细的定义与判断。 [方法/过程]本文以风险沟通理论为基础,从定量角度对公众情感风险的预警程度进行评估,再设计情感风险特征 体系,构建情感风险识别与预警框架,从多角度分析模型的预警性能以及不同的特征对模型的贡献程度。[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发现,逻辑回归在情感风险识别任务上表现优秀;TextRCNN和BiLSTM+Attention的组合模型性能 最优,可以高效完成情感风险的识别与预警任务;通过特征消融实验发现情感特征和语义特征均对模型性能的影 响显著;影响力特征贡献度较低;文本向量特征可以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风险感知性能。
  •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周文杰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14-2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2
    [目的/意义]结合五年来图情档领域的学术热点,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方法/过程]回顾 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传统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IKW)经典模型,并从职业实践角度发展了相应的技术/运 营-分析-战略-文化(TASC)模型,进而在匹配上述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梳理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结果/ 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以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关于信息的量化、度量、编码、传输和处理 等为起点,以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世界3”理论、贝特拉姆·克劳德·布鲁克斯(Bertram Claude Brookes)的 “知识地图”、杰西·谢拉(Jesse Shera)的“社会认识论”为“中介”,以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的“意义建构” (Sense-making)学说为承继,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理论脉络主线。
  • 信息服务
    张 妍, 吴大伟, 赵宇翔, 朱庆华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2): 57-65.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2.007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融入度的提高,部分老年人出现了智能手机依赖行为。文章探究了老年群体存在 性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后果,进而为促进其更加健康地使用智能手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对27位老年 人及8位老年人亲属开展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构建了老年 人智能手机存在性依赖的促进和掣肘机制,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存在性依赖行为是促进因子与保护因子角力的结 果。促进因子包括技术压力、社会文化压力、易感性弱点、情感焦虑;保护因子包括自我控制、数字反哺。此外,老 年人智能手机存在性依赖会引发社会联系减弱、代际关系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对智 能手机的依赖。
  • 信息资源
    周毅, 郭朗睿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3): 70-7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3.007
    [目的/意义]数据安全风险除数据本身泄密以外,更包括数据关联分析和情报生成与感知后带来的隐性 安全风险。为解决公共数据开放衍生的开源情报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需要实施隐性数据安全风险治理,从而 健全国家数据治理体系、保护国家数据主权。[方法/过程]基于后果主义下的风险管理建立分析框架,梳理出隐性 数据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流和认知流。基于对隐性数据安全风险的本体认识,全面分析其表现形式和生成逻辑, 为构建针对性治理机制提供思路。[结果/结论]隐性数据安全风险具有隐蔽性和随机性的样态特征、转移性和扩 散性的运动特征、场景性和累积性的环境特征,基于认知、利益、制度和技术的生成逻辑,在暗数据、数据汇聚、数 据挖掘、数据画像、数据权益、隐私计算等方面表现出安全风险。
  • 理论探讨
    谭春辉 , 刁 斐 , 李玥澎 , 周一夫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61-70.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6
    [目的/意义]跨机构科研合作除受外界因素影响外,更受机构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文章旨在从机构自 身内在层面揭示影响跨机构科研合作的关键因素,以期深入挖掘跨机构科研合作的内在形成机理,为进一步推动 不同机构间的科研人员有序、高效、持续开展相关合作提供量化层面的参考意见。[方法/过程]融合采用决策树模 型、K均值聚类、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2019—2021年在CSCD所收录的14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领域中文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558所高校机构为样本,基于多种来源的客观实证数据,从机构自身内在层面探究 了跨机构科研合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不同因素间的重要性差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自身综合实力较强且 具备丰富研究资源的高校机构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跨机构科研合作水平和影响力,许多综合实力一般的高校机 构反而更易发生跨机构科研合作。同时在高校机构的诸多内在因素中,专业实力是影响跨机构科研合作的最为 重要因素,科技经费、专业培养层次和专业办学历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跨机构科研合作产生重要影响,科技 课题数量、高校办学层次和前期论文积累虽然可以对跨机构科研合作产生一定影响,但重要性相对较小;另外,成 果获奖数量、R&D人员数量和地理方位等因素与跨机构科研合作的关联性很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信息资源
    陈锐, 江奕辉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4): 87-95.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4.009
    [目的/意义]当前研究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治理问题关注较少。然而,训练数据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亟需有效的治理。[方法/过程]文章在论证了训练数据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核心驱动力的基础上,使用数据生命周期的理论模型,全面归纳了训练数据生命周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样态。然后,从训练数据自身特性、生态性因素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者操作性因素等角度分析了相关风险的成因。[结果/结论]数据本身的碎片化特性与偏见性是风险发生的起点;数据的生态失衡是风险发生的外部成因;同时,“黑箱”中的训练数据、偏差的数据标注与懈怠的数据脱敏则是风险发生的内在成因。由此,针对训练数据的特性,可以借助“可怜圆点”的框架,为其构建一个综合法律、市场、社群规范以及架构的风险治理方案。
  • 信息服务
    姚乐野, 何晓庆, 黄春杰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5): 93-10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5.009
    [目的/意义]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老龄化,研究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临床治 疗、卫生服务供给和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标准,还推动社会学与养老服务、健康信息学等交叉研究。 [方法/过 程]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调查数据,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从主观健康、慢性病患 病数、心理健康和自理能力四个方面对中老年居民健康进行测量,并进一步使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研究影响中老 年居民健康的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全国各省居民的健康水平呈现明显的阶梯型地域分布特征。(2)低 龄、男性、已婚的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往往更优,学历、社会活动参与对居民健康产生正向影响。居民户籍身份对 健康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居住地为农村的居民健康水平往往比城市居民更低。(3)参加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 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通常更优。城乡中老年人在养老保险收入、医疗保障水平和社区养老服 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信息服务
    吴大伟, 练靖雯, 赵宇翔, 贾明霞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4): 64-75.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4.007
    [目的/意义]随着工作数据量的指数级增加,数字囤积已经成为工作情境下典型的非理性行为,厘清该情境下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可以为优化现有的研究范式,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基于I-PACE模型,从个体特征、感知组织压力、感知技术压力、情感和认知响应、认知偏差、应对风格、自控能力缺失七个维度探讨了工作情境下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数字囤积行为的多维概念内涵和行为后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性分析,阐述了个体偏见机理、情绪激化机理、认知失调机理、补偿失控机理、行为后果机理五个影响及作用机理,并依此提出了五个规范性命题。[结果/结论]文章基于I-PACE模型构建了工作情境下数字囤积行为的机理框架,针对不同机理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丰富数字囤积行为相关研究和优化工作情境下的信息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 理论探讨
    戚景琳, 韩正彪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3): 31-40.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3.003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阐明行为经济学理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和贡献,以推动其在信息行为研究 中的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以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中发表的应用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信息行为文献为研究对 象,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法,梳理了行为经济学理论在这些文献中的应用情况及理论贡献,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 展望。[结果/结论]第一,目前行为经济学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信息检索和信息评估等研究主题。第二,行为经 济学理论从理解用户信息行为中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行为、理解用户行为决策的损益规则、揭示认知和行为策 略中的直觉推断法则、解读信息行为中的认知偏差四个方面,为揭示用户信息行为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逻辑提 供理论基础。最后,从信息行为跨学科理论发展、时代前沿的信息行为研究以及用户信息决策科学化三个方面提 出相应的展望。
  • 建构自主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
    周文杰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3): 8-1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3.001
    [目的/意义]基于前序研究,构建了一个用以从整体上解析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职业实践
    的“大V模型”。[方法/过程]文章分别从用户认知层次、信息资源形态、管理操作类型、社会认知需求四个方面,对
    信息资源管理整体理论结构展开了分层级分析。[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和职业实
    践可以纳入由如下四个模型共同构成的“大V模型”:一是由记忆-思维-理解-内化构成的群体性认知发展水平模
    型,为理解不同认知层次用户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提供了基础。二是由数据-信息-知识-智
    慧构成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层级模型,用以表述不同形态信息资源管理前后相继的内在属性。三是由技术/运
    营-分析-战略-文化四个层面构成的信息资源管理操作层级模型,用以从职业实践的角度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的具
    体操作类型。四是由娱乐/体验需求-个性化信息需求-通识性知识需求-知识创新需求四个层次构成的社会认识
    层级模型,旨在从整体上对信息资源管理职业的使命与目标做出解析。
  • 理论探讨
    司 莉, 何 依, 郭晓彤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1): 12-2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1.001
    [目的/意义]21世纪以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知识组织研究主题、方法和应用呈现出新的特征, 通过总结凝练国外相关研究主题与特征,能为我国该领域全方位探索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全面收集2000- 2022年国外知识组织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逐一编码,以获取研究主题及研究内容的特征。[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国外知识组织研究主题多元,研究重心从数字化向数据化、语义化转变;重视知识组织系统的质量评估; 知识组织方式呈现技术、众包和专家并存趋势;领域应用注重面向特定情景的研究。未来我国的研究应该:(1)关 注中文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语义化、关联化进程;(2)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引领知识组织创新;(3)“众包+技 术+专家”三轮驱动,加快智慧数据的组织;(4)拓展特定领域的应用实践,提升知识组织服务水平。
  • 理论探讨
    李卓卓, 张楚辉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1): 23-34.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1.002
    [目的/意义]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伦理的起源发展,对信息伦理是否被数据伦理、人工智能伦理 所取代,及其是否能够在数字化转型中应对更加复杂多元的伦理问题做出回答,进而揭示信息伦理的伦理意义和 重要价值,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信息伦理研究和实践确定锚点。[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梳 理和归纳了约40年的信息伦理主要观点和关键问题,分析并廓清信息伦理内涵与演变规律,讨论信息伦理在各 个时期的价值意义。[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伦理缘起于计算机伦理,其发展经历了从伦理角度看待信息问题 和从信息角度看待伦理问题的两次转向,其核心问题透射的是信息流的产生和控制所造成的信息权利秩序的失 衡。深入研究信息伦理对破除当今复杂多元的伦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亟需强化信息伦理的研究价值,拓宽信息 伦理的研究边界,积极融入数字化转型进程。
  • 建构自主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
    朱晓峰, 张涵, 洪磊, 吴靖娴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4): 14-2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4.002
    [目的/意义]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人才培养链,有助于重构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情报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更好满足国家战略对情报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国家战略的含义,并界定情报人才培养链的基本含义与关键环节;其次,分析了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人才培养链的基本逻辑;接着,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和内容维度构建了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人才培养链的理论框架;最终,针对国家战略实施的不同层次,建立从本科生、研究生再到领军人才的完整人才培养链。[结果/结论]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人才培养链,实质上是各个主体赋能、助力国家战略的共生链,是培养客体顺应国家战略发展而不断深造拓展形成的人才供应链,是情报学专业知识能力与国家战略适配的学习链。从本科生、研究生再到领军人才的情报人才培养链,不仅仅是情报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适应、契合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
  • 理论探讨
    唐雪梅, 赖胜强
    情报资料工作. 2024, 45(3): 41-48.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3.004
    [目的/意义]网络负向情绪能促使网络舆情危机爆发,而网络情绪本身是网络用户对舆情事件的情感反 应,但舆情事件特性如何影响个体初始的负向情绪强度和情绪类型还缺乏深入探讨。[方法/过程]采用情境模拟 实验法,以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事件危害性、事件责任、事件不确定性等特性对受众初始情绪状态的影响。[结果/ 结论]事件责任和事件危害性对负向情绪强度有正向影响,而在舆情事件责任大小与事件不确定性高低的不同状 态下,受众表达的愤怒、恐惧、焦虑以及悲伤等负向情绪类型存在不同。
  • 理论探讨
    魏建香, 梁 帅, 朱云霞, 黄卫东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6): 35-4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6.004
     [目的/意义“] 事件”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概念,也是情报活动的关键要素。随着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一种以“事件”为研究对象的新技术——事理图谱应运而生。梳理和总结事理图谱研究 进展,为事理图谱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查阅文献资料对事理图谱的概念、研究现状、关键技术进 行调研,并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介绍事理图谱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然后总结构建事理图谱的总体技术框架, 接着重点阐述事理图谱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事理图谱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展望。[结果/结论]情报学研究正在 从静态对象逐步转向以“事件”为核心的动态对象的知识管理。事理图谱自2017年首次正式提出以来,正逐渐得 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各领域取得应用成果,未来将为情报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