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25
  

  • 全选
    |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马费成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赖茂生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曰芬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17-2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各类情报体系的研究正在成为学术热点方向,为了扫描刻画我国情报体系研究的整体状况, 归纳提炼情报体系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探讨发现未来的研究趋向。[方法/过程]本文将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 合,以知网和重庆维普的文献数据库为来源,通过采集处理相关文献并加以深度研读,对情报体系研究的状态分 布及热点、典型应用的情报体系研究对象及内容侧重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情报体系研究的总体趋势呈现上升 状态,研究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的侧重由科技情报体系、竞争情报体系向突发事件应 急情报体系和面向科技创新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发展。情报体系的构建方式从归一化的简单设计向多元化的系 统设计转变,并正在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构成。
  • 肖 鹏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28-3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的关键议题。[方法/过程]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公共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指引和任务,并进一步 关注到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建设逻辑,指出当前由“吃螃蟹”机构和“履薄冰”机构所构成的公共文化数字化生 态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结果/结论]作者认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谋定为公共文化数字化的生态转型和调整 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将“负责任创新”引入这一议题,或有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现健康、可 持续的发展。
  • 理论探讨
  • 杨洋洋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33-4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极易引发公众恐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全面剖析导致重大突发 事件网络舆情触发的多重因果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采用NCA与fsQCA相融合的方法,选取 2020—2022年有关新冠疫情的90个网络舆情事件作为研究材料,基于PSR框架的视角,探究了舆论聚合、传播渠 道、权威媒体、公众关注、事件热度、时间跨度、危害程度7个前因条件的要素组态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触 发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单个因素不构成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触发机制的必要条件,单个因素 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触发的作用是有限的;挖掘出了9种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触发机制的条件组态, 事件热度、权威媒体、公众关注为核心条件;归纳出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触发机制的三种理论驱动模式,即事 件驱动型、权威主导型、公众诉求型。以期提高政府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精度和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
  • 卢国强 , 黄 微 , 刘毅洲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42-5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形成和演化受到来自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的诸多风险 致因因素影响,群体极化风险识别是在对其演化机理全面梳理基础上,对是否产生风险的判断,是社会风险评估 和管控的前导性环节。[方法/过程]文章论证了极端观点是群体极化风险存在的最主要具象形态,分析了极端观 点的特征,构建了极端观点的TCMCR识别模型,基于自我归类理论中引用的原型性概念来识别极端观点,以元对 比率的值表达观点的原型性,并以突发新冠疫情下的“辉瑞新冠小分子药物”舆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 论]文章构建的模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极端观点进行有效识别,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观点O13发生了 群体极化现象,形成了群体极化风险。
  • 俞立平, 杜 维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52-6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期刊的时效性与影响力是期刊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二者都是期刊评价的重要组成要素,且 都与期刊质量密切相关,研究期刊时效性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的组合特征对于期刊发展来说至关 重要。[方法/过程]文章以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的46种期刊作为数据来 源,提出期刊时效性指数,研究期刊时效性与影响力的关系,并通过创建四象限模型研究不同时效性与影响力的 期刊的分类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期刊时效性指数有利于识别同一学科下内容差异性期刊;期刊时效性对 影响力的平均弹性为正,但随着影响力的提高时效性的弹性会逐渐下降;通过四象限模型发现高时效性低影响力 类期刊和低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的质量有待提高;高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与低时 效性高影响力类期刊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低时效性低影响力类期刊的引用期刊数与高时效性高影响力类期刊相 比处于较低水平。
  • 信息资源
  • 王世雄, 朱明旻, 吴宜诺, 骆彦余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62-7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厘清信息疫情中用户、行为和竞争性信息传播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信息疫情的生成和 传播规律,为信息疫情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文章以复杂网络理论为支撑,以新浪微博平台 为参照,抽取用户、信息、行为之间的关联作用机理,综合运用Logistic模型和行为博弈模型建立信息疫情竞争性 信息传播模型,采用计算实验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用户的原创、转发、评论行为均会影响 用户对信息疫情的易感性以及信息疫情中真假信息的竞争性传播;重建用户行为秩序,引导用户生成高质量的真 实信息,是帮助用户免受信息疫情影响的有效策略。
  • 信息服务
  • 莫祖英, 王垲烁, 赵悦名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72-8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从众传播的现象,从而造成网络舆情,带来严重的社会危 害。文章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并构建影响模型。这一研究可 为减少社交媒体用户的盲目从众行为、确定社交媒体平台的管控方向提供帮助。[方法/过程]以从众理论为基础, 从群体因素、个体因素、情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影响模型,并设计具体的测 量量表。基于36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3.0和AMOS26.0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群体因素 对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远高于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且群体凝聚力是关键核心影响因素;个 体因素中,用户卷入度和相关知识经验正向显著影响个体声誉,进而正向显著影响虚假信息从众传播行为,且用 户卷入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情境因素中,信息热度正向显著影响情境模糊性,进而负向影响用户从众传播行为,影 响作用最小,说明社交媒体用户对待不确定信息的理性态度。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营造良好群体氛围、加 强对认证账号的管理与引导、重点关注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信息、加大虚假信息传播的处罚力度、加强信 息素养教育等对策与建议。
  • 万 莉, 程慧平, 闻心玥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82-9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成瘾危害日益凸显,厘清社交媒体使用从成瘾到不持续使用的行为转变机制,为用 户减轻社交媒体问题性使用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 意愿模型,揭示社交媒体成瘾、负面情绪(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自我 效能在社交焦虑和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到399份有效数据,采用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进行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成瘾正向影响 社交焦虑、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社交焦虑正向影响抑郁、不持续使用意愿,抑郁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自 我效能对社交焦虑、抑郁与不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
  • 刘俊晓, 李 爽, 解崟崟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92-10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对现有研究中各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和证实,为开展社交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以 及信息规避行为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文章运用元分析方法,从30篇实证研究中,提取53个效 应值进行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检验、整体效应检验和调节效应分析等相关分析。[结果/结论]心理因素和信息因 素中包含的8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有相关关系,其中信息杂乱因素的相关性最强,情绪因素的相关性 最弱。同时,感知目标障碍受性别、隐私担忧、信息质量和学科差异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隐私担忧受情绪的调节 作用比较明显。
  • 实践研究
  • 李建霞 , 袁杉杉 , 王 庆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103-11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3.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融合是跨越学科边界以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其目标是实现融合科 研的全学科、全流程和全景式数据开放与共享,FAIR原则为科学数据融合指明了具体的实施规范。[方法/过程] 文章运用文献调研法,辨析科学数据融合的概念内涵;以FAIR原则为基础,分析科学数据融合路径;基于国内外 科学数据领域不同分支方向的重要进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包括技术与工具、政策与指南、模式与 行动的多视角科学数据融合实践协同方案关系映射模型。[结果/结论]文章提出未来研究应从融合网络的视角, 思考科学数据开放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科学数据融合体系、协调机制、模式策 略和实施效果。
  • 学会之页
  • 田力
    情报资料工作. 2023, 44(1): 113-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