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25
  

  • 全选
    |
    专题研究
  • 杨红艳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红艳, 戴鹏杰, 钱蓉, 杨英伦, 李晓彤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6-14. https://doi.org/DOI:10.12154/j.qbzlgz.2021.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迫切需要更科学适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发挥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阐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应坚持主体意识、价值引领、本土适用、多元包容四个根本原则。[结果/结论]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梳理出由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共三级十二项组成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并对其组成、内涵和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 叶继元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15-2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科学的问题,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恰当的路径来研究。应采用概念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抽象思维法、信息法、系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沿着厘清问题、调查现状、提出体系框架、论证检验、推广运用的路径,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过程/方法“] 中国特色”的本质特征是导向性、民族性、原创性和学理性,与“国际性”并非截然对立而应相辅相成。11年前构建的学术“全评价”体系由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八项推论等构成,以唯物史观的价值论为指导,强调学术共同体和实践、历史在价值判断中的独特地位,能够合理解释目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科学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结论]该体系的研究过程、成果及其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在研究方法和路径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不断完善。
  • 沈壮海, 夏义堃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23-31. https://doi.org/DOI:10.12154/j.qbzlgz.2021.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牵涉面广,涉及主体众多,厘清不同主体的评价职责与责任边界是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前提要件。[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发展演进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体系、管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归纳学术共同体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主体的评价职责。[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学术评价既脱胎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又服务于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与学术事务管理,既需要多主体的科学分工、准确定位、密切协作,也需要明确不同主体的准入边界、准入方式与职责内容、权利义务。当前,要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使命承载,直面评价管理中的问题症结,明晰多主体评价关系与职责边界,进而建构基于学术信任的学术共同体自律与多主体评价监督相结合的阳光评价体系与健康评价生态。
  • 周晓英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3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晓英, 岳丽欣, 裴俊良, 刘文云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33-4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梳理、总结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对于健全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对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归纳;利用文本聚类、科学计量、内容分析和可视化等方法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相关的政策文本进行系统性挖掘与量化分析;以时间序列为逻辑线索,对我国20032020413份关于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政策进行研究,通过计量及文本分析其主要内容,揭示其主要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近18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信息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以及信息管理平台等内容,呈现出中央部门引领、热点事件驱动、经济文化支撑、信息技术依赖度增强和公众监督参与度提高等特征。
  • 张薷, 周晓英, 裴俊良, 于小宁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44-5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策工具理论认为政策是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的单元工具的合理组合而建构出来的,能够反映决策者的公共政策价值和理念。在应急信息管理中,政策工具的明智选择和合理利用将有助于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应急信息管理政策工具搭配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待提升方向,为未来政策的调整及优化提供有效的政策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内容分析方法,从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出发,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作用功能维度,即事前信息监测与预警、事中信息共享与决策、事后信息溯源与应用、全过程信息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二维分析理论框架,从多个角度剖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政策现状,并对政策工具搭配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政府在未来优化应急信息管理政策体系时,应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比例,优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升政策工具与作用功能维度之间的协同性,实现应急信息管理政策的效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 裴俊良, 周晓英, 张薷, 于小宁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5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为该制度的健全完善提供建议参考。[方法/过程]以32份中央层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政策文本为素材,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条款为分析单元,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政策基本要点-政策内容范畴”两步骤的分析与聚类,在此基础上构建制度的框架模型,通过分析政策基本要点的具体规定在不同年份的变化来归纳制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对比不同政策内容范畴的出现频次及其包含的政策基本要点来剖析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建议。[结果/结论]构建出了由前提、三阶段、两支撑构成的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框架模型,归纳出了该制度的时间变化特征,提出了健全完善该制度的建议,丰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也为制度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 理论探讨
  • 左娜 张卫东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60-70.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数字人文向度下思考中国图情档学科的发展逻辑与进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梳理数字人文负向度的分化轨迹,识别出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表征,故从解构主义哲学理论的视角提出数字人文负向度的正向转化策略,进而建构数字人文双重向度下中国图情档学科的发展逻辑,并依据上述逻辑,预设与推演数字人文向度下中国图情档学科的发展进路。[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从数字人文正、负双重向度下建构中国图情档学科的发展逻辑更加充分、完整;在“延异”与“播撒”因子的调节作用下,可推演出中国图情档学科的三条发展进路,即多元动态驱动、学科语境与中国语境。
  • 马海群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71-8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使国家情报工作有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想充分发挥新时期国家情报工作的“先导”“引领”“耳目、尖兵、参谋”作用,做好情报工作保障首当其冲,对情报工作保障体系构建是国家情报工作保障全局化、体系化的重要前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情报工作共性要素和保障特征基础上,从安全制度建设、组织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和技术安全保障四个方面将情报工作内部流程保障和外部环境保障相融合。[结果/结论]最终形成了“流程-环境-安全”三位一体的情报工作保障体系,以期全面实现“为国家安全与发展提供情报参考”和“为防范和化解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提供情报支持”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情报工作总体目标。

  • 信息服务
  • 陈明红 吴颖儿 李晶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8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梳理国内外信息回避行为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提出现有研究的问题和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对信息回避行为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综合分析,从年度发文量和热点主题揭示国内外信息回避研究的总体进展,在对信息回避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回避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结果/结论]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了信息回避行为类型、回避内容和回避原因,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可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数据、研究对象与情境等方面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 单思远 易明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94-104.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信息隐私顾虑是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中的重要话题。文章旨在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顾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多维发展、保护动机、媒介接触等理论,提出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顾虑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假设。以社交媒体用户为研究对象,利用378份有效调查问卷,首先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顾虑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解析出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及整体的层次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顾虑影响因素中,年龄、信息隐私侵犯经历和目的性需求动机是深层根源因素,信息表露意愿、信息隐私知识了解程度和信息隐私政策重要性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信息隐私保护自我效能、公平性感知和服务质量是表层直接因素。文章探究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顾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社交媒体在有效降低用户信息隐私顾虑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 实践研究
  • 姚鹏 牛靖 李传健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3): 105-11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1.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据公开和开放能够释放价值,促进学术交流和进步,但鲜有文章探讨数据公开与开放对期刊影响力产生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因此本文研究社科期刊数据公开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方法/过程]利用合成控制法,以期刊A为例,对其数据公开前后论文引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期刊数据公开对于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社科期刊数据的公开能够通过提高Web即年下载率和总被引频次而显著提高期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