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1002-0314 CN 11-1448/G3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投稿指南
选题指南
论文写作模板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写作模板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编委会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4年 第45卷 第6期
《情报资料工作》杂志1980年创刊,是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学报。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刊物追求理论精品,面向工作实际,坚持求实创新,是广大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者进行学术研讨及业务交流的重要园地。
双月刊,112页,每期定价:48元,全年定价:288元
刊号:CN 11-1448/G3 ISSN 1002-0314
邮发代号:82-22
...更多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2024年, 第4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1-18
封面文件
目录文件
全选
|
专题研究
Select
开放科学环境下高效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发展的关键策略#br#
黄国彬, 刘敬仪
2024, 45(6): 5-1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以助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其建设与发展事关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旨在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提供发展思路,以应对其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主要问题与背后原因进行系统剖析,并提出高效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发展的若干举措。[结果/结论]以高效协调发布速度与学术质量的矛盾为准则,提出引入审定预印本机制以有效协调发布速度与学术质量之间的矛盾、支持预印本关联科学数据出版以强化预印本关键论据可验证的说服力,以及提供注册式研究报告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媒介完整性布局等关键举措,力求为现阶段高效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发展提供可行的决策考。
Select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优化研究
马婧, 张莉
2024, 45(6): 13-20.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预印本对学术交流的创新意义,把握影响学术共同体采纳预印本学术交流模式的因素,为推动和优化国内预印本平台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对国内外主要预印本平台进行功能梳理和特征归纳。在此基础上,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总结当前影响预印本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和认知性因素。[结果/结论]建议预印本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开放科学与预印本政策;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度,团结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开发学术服务工具,嵌入在线学术交流情境;完善预印本学术规范,提高公信力和认可度。
Select
预印本素养:概念、构成、能力
朱鑫汝, 刘敬仪, 初景利
2024, 45(6): 21-27.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预印本已成为一种新型学术交流和最新成果传播的方式,随着预印本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培养科研人员的预印本素养成为一种新的需求。[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等方法,深入剖析预印本素养的概念、构成,论述图书馆提升科研人员预印本素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图书馆提升科研人员预印本素养的具体路径。[结果/结论]预印本素养是科研人员在使用和参与预印本及相关平台时所应具备的意识、知识和能力。预印本素养涵盖六个关键维度:认知、需求、意识、伦理、评价与能力。图书馆作为知识传递和学术交流体系中的重要机构,必须担负起培养科研人员预印本素养的责任。图书馆应主动适应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将预印本纳入馆藏资源体系,宣传预印本对科研人员的价值,增强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认知与使用能力,持续提升其预印本素养。
理论探讨
Select
融入用户个体差异性的政府辟谣信息交互行为研究——基于元胞自动机和SEIR模型#br#
张卫东, 李松涛, 李奉芮
2024, 45(6): 28-39.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府辟谣被广泛认为是能够有效遏制谣言的有力途径,社交媒体用户对辟谣信息的交互情况呈现差异性。文章通过分析不同用户个体对政府辟谣信息的交互行为特征,确定影响用户群体信息交互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方式,进一步完善信息交互相关理论,为政府部门的科学辟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借鉴SEIR模型理论,根据用户个体的特定信息状态将用户群体细分,以量化的方式描述用户对辟谣信息的交互状态,利用MATLAB R2022a进行仿真,构建融入用户个体差异性的政府辟谣信息交互行为模型,并对模型重要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关键因素。[结果/结论]社交媒体用户对政府辟谣信息的交互行为效果主要受不同的政府辟谣信息交互策略、政府辟谣信息移出率、辟谣参与者分布模式的影响。其中,综合干预策略效果优于意见领袖跟随策略和社交距离调节策略效果;政府辟谣信息移出率越低,政府辟谣信息交互效果越佳;辟谣参与者分布模式分为随机型、集中型和均匀型,随机型分布的辟谣参与者对政府辟谣信息交互效果最佳。
Select
活动理论视阈下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的运行结构透视:要素解析与系统刻画#br#
胡峰
2024, 45(6): 40-49.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乌卡时代织就的风险景观社会中,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是构筑民主和责任政府、保障公民身心健康、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不可或缺的行动策略。[方法/过程]以活动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活动的要素和运行系统进行深入透视。一方面,采用规范分析法对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的活动要素和系统构成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以半结构化访谈、政府官网(官微)、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媒体报道等为数据来源,针对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系统运行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和解决方案进行实证探讨。[结果/结论]主体、客体、社群、规则、工具和分工六类要素的耦合互补构成了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的运行要素结构;信息生产系统、发布规范系统、任务协作系统、对话共享系统则建构了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公开的运行系统结构。四大子系统运行中存在工具嵌入不深入、规则制度不完备、高效协同不顺畅、对话沟通不积极的四大困局,对此提出了纾困策略。
Select
开放政府数据公众利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成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br#
袁红, 邱子清
2024, 45(6): 50-58.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开放政府数据是开发利用数据要素的重要方式,公众参与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公众利用意愿与行为的悖离,阻碍了数据价值的实现。[方法/过程]基于AMO-TPB理论框架建立研究模型,选取长三角地区550名公众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回归分析明确悖离成因;然后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确定成因的作用路径,进而阐释公众利用意愿向行为转化的有效途径。[结果/结论]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态度、设施完备、数据质量和风险态度是公众利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成因,其中,设施完备、数据质量和风险态度将分别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进而影响公众利用意愿与行为悖离。
信息服务
Select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自我披露行为的认同机理、现实危机及其消解#br#
李奕扉, 王协舟
2024, 45(6): 59-65.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虚假自我披露行为能对受众认知、情感与决策产生直接且显著的消极影响,有必要探讨其认同机理与现实危机。[方法/过程]基于行为参与方期望回报类型,分析主体为追寻线上社会资本,如何利用数字化身给予受众拟态亲密感;受众为实现虚拟共生关系,如何执行情感劳动推动主体依赖;媒介为圈集平台私域流量,如何利用算法推荐干预受众信息接收来源,引导主体信息内容生产秩序,强化心理契约刺激主体内容生产体量。[结果/结论]针对主体认同混乱、受众情感演绎、环境假性共识等危机,宜从主体树立情境自我意识、受众维护情感表达边界、媒介贯彻信息分配正义三方面实现虚假自我披露危机消解。
Select
面向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的旁观者用户干预意愿触发机理研究#br#
王贇芝, 王欣昱, 陈洁
2024, 45(6): 66-74.
https://doi.org/0.12154/j.qbzlgz.2024.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厘清旁观者用户对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干预意愿的触发机理,以为用户参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的具体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方法识别触发旁观者用户干预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意愿的因素并构建触发机理模型,然后采用ISM-MICMAC方法,明晰触发因素的关联路径与层级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以下三条触发路径:“利益相关/文化素养/信息素养→风险感知→社会责任感→自我效能→干预意愿”“涉入程度/社会心理距离→社会责任感/社会危害感知→自我效能→干预意愿”和“涉入程度/社会心理距离/信息内容恶劣→触发情绪→干预意愿”。同时,时间充足、举报导航、政策支持、社会支持和平台支持会直接触发旁观者用户干预意愿。
信息资源
Select
标准化视角下大模型数据治理的理论框架及其构成要素研究#br#
安小米, 龙志奇, 邝苗苗
2024, 45(6): 75-83.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构建一个标准化视角下覆盖多维度和多方面要素的大模型数据治理的理论框架,以填补当前大模型数据治理专门性研究和标准化研究的空白,丰富大模型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内容,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国内外相关标准、中英文代表性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迭代优化并构建大模型数据治理的理论框架。[结果/结论]大模型数据治理的理论框架涵盖多个维度,包括大模型数据质量管理、大模型数据管理、大模型数据资源管理、大模型数据资产管理、大模型数据风险管理。五个维度沿着“基础前提-执行方式-实施路径-核心目标-内在保障”的逻辑构成理论框架。
信息技术
Select
迁移学习视角下红色文献元数据表示体系构建探究
武帅, 何琳, 杨海龄, 陆滢洁
2024, 45(6): 84-92.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红色文献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给红色文献细粒度标注带来诸多困难,如何利用少量已有标注数据开展红色文献的自动化数据标注研究是促进红色文献智能化处理与应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设计红色文献的元数据表示体系,并尝试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对未标注文献进行标注实验,实现红色文献元数据知识的自动化标注。[方法/过程]首先,构建融合预训练模型、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多头注意力机制和条件随机场的BERT-BiLSTM-MHA-CRF模型;其次,根据红色文献的内容特征,设计多组红色文献的元数据表示体系;最后,探究在不同类型的红色文献自动化标注任务中,元数据表示体系与迁移学习模型的适配性。[结果/结论]MRS 6元数据表示体系可作为通用型红色文献的元数据表示体系,“BERT-BiLSTM-MHA-CRF+MRS 6”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红色文献自动化标注,在同类型红色文献的自动化标注实验中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实践研究
Select
信息服务生态视角下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服务模式研究#br#
李菲, 李其朴
2024, 45(6): 93-101.
https://doi.org/10.12154/j.qbzlgz.2024.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虚拟数字人技术的成熟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种新型的行动主体,虚拟数字人将是图书馆在未来,特别是在元宇宙中开展服务所不可或缺的角色。文章以信息服务生态为视角,深入探讨元宇宙背景下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服务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路径,为图书馆未来的服务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方法/过程]文章以信息生态和服务生态理论为基础,对图书馆虚拟数字人信息服务生态中的各要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服务模式,进而从6个不同的维度对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服务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结论]文章为图书馆开展虚拟数字人服务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明确了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服务中所涉及各要素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
Select
信息安全联动治理的组织架构研究——以云环境下国家数字学术资源为例#br#
仇蓉蓉, 孙雨生, 王淼
2024, 45(6): 102-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提高国家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治理效率,进而为数据要素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目前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的不足,结合现代化治理理论构建云环境下国家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联动治理组织架构,分析该组织架构的特性与构成要素。同时,从正式联结组织与非正式联结组织双重视角阐明多元治理主体的信息安全联动治理职责,并对正式联结组织内、非正式联结组织内以及两类组织间的联动治理机制进行剖析。[结果/结论]可推动信息安全治理结构趋于开放化和扁平化,加强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联动。同时,促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新闻公告
更多...
复印报刊资料
图情档学界
在线期刊
推荐文章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常见问题
更多...